我与金秋助学故事

发布日期:2021-11-01 09:04信息来源:黄山市总工会 责任编辑:祁门县总工会 浏览量: 【字体:   收藏

我叫许娜,今年21岁,是池州大学一名大三学生,就读学前教育专业,今年12月份准备考研,我能够在学校安心、顺心读书,这一切都要感谢党的好政策和市、县工会对我的关爱和援助。

我的家庭原本很幸福,父亲是一名水电工,母亲在祁门新飞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上班。2013年厄运降临,父亲因心肌梗塞突发死亡,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打击。不久,又雪上加霜,母亲因胰腺结石做手术,导致身体不好,常年服药,致使家庭生活陷入困境。2018年我考取池州大学,面对一大笔学费和生活费,母亲急得六神无主。因为母亲在企业上班,月工资只有1500元,而我的学费每年是5800元,还有每月一千多元的生活费。正当我们不知所措的时候,县工会雪中送炭,给我们及时申报了困难职工帮扶民生工程“金秋助学”的帮扶救助,及时解决了我们的燃眉之急,大学期间,还给予了我圆梦计划,以及生活救助,基本解决了大学的学费了。也大大缓解了我母亲的压力。

2018年9月份,我在母亲的陪同下,来到池州大学,当我看到学校优美的环境,一栋栋整齐的校舍,一张张青春的面孔,我非常激动。如果不是工会组织对我的支持和帮助,也许我没有机会站在这里,即使有机会来到这个学校,也是母亲到处借钱,家庭背负沉重经济负担的结果。我暗暗发誓,今后一定要认真读书,刻苦学习,并给自己立下了三点奋斗目标。首先做一个信念坚定的人,树立远大抱负,把个人的奋斗志向同国家的前途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,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祖国的繁荣昌盛紧紧地联系在一起,树立正确的人生观、世界观、价值观。二是做一个自强不息的人,充分利用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,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环境,珍惜宝贵的青春年华,以只争朝夕的精神,发奋读书,以优异的成绩,报答社会的关爱之情。三是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,把党和政府的深切关怀、社会各界的真心关爱,转化为感恩社会、立志成才的强大动力,奉献青春智慧,谱写青春华章。

大学生活过得很快,既忙绿,又充实,更快乐。今年,我已是一名大三学生了,按照自己的奋斗目标,我努力践行,由当初一个不谙世事的女孩变成一个自信、坚定、执着的大学生。在大学里,我熟知不是我一个人享受困难职工帮扶民生工程的“金秋助学”救助项目,有许多和我一样家庭困难的学生都受到工会的帮助,大家在大学里沐浴着党的光辉健康茁壮成长。金秋助学活动给困难家庭子女提供了一个发展的支点,让我们充分感受到社会的温暖,鼓起希望的风帆。“金秋助学”是一项关注民生、关心教育、关爱学生的德政工程,也是体现爱心、温暖人心、凝聚信心的民心工程,更是功在当代、利在千秋的 “阳光工程”。金秋助学活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人心所向,是实现教育公平、促进社会公正、实现公平竞争的重要环节。

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,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,我心潮澎湃。为了我们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,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,前仆后继,毫不犹豫的挥洒自己的生命与热血。正如共产党第一届总书记陈独秀的二儿子陈乔年,在牺牲就义前慷慨陈词:让我们的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的幸福吧,他牺牲时才刚刚24岁。回望八十七年前,长征路上、湘江岸边,无数红军战士为了保存革命的火种鏖战拼杀,用鲜血染红了漫漫征程、滚滚江水。这些大多二十来岁、甚至只有十五六岁的战士们,视死而如归、乐观而顽强,就是因为胸怀着对革命必胜的信念,对社会主义、共产主义美好社会的憧憬。

今后,不管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怎样的困难,我都会勇往直前,因为比起革命先烈英勇献身精神那都不是事。我将报着一颗感恩的心,志存高远,自强不息,用实际行动践行团结、友爱、互助的良好风尚,把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真情关怀转化为回报社会的强大动力,努力在报效祖国、回报社会、建设家乡的伟大事业中奉献青春智慧,实现人生价值。(供稿许娜 整理程锦艳)